國民及學前教育學校所面臨的十大資安威脅

國民及學前教育學校每天都會遇到各種網路威脅。來看看學校面臨的十大威脅,以及一些可以用來預防的工具。

August 5 2025 作者

Hannah Hamilton

Students gathered around a computer

學校是駭客的熱門攻擊目標。由於大部分教育機構的 IT 團隊人手不足,加上學校保存了大量資料,這讓駭客只要鎖定學校就能獲得很大的利益。尤其是因為教育不中斷非常重要,駭客往往會抓準時機,在最不方便的時候發動攻擊,好讓影響最大化。

威脅的樣貌不斷在變化。這也讓學校很難跟上。 在這篇文章裡,我們會介紹國民及學前教育學校面臨的十大資安威脅,並提供一些方法,幫助你的學校避免成為下一個目標。

常見威脅類型

惡意軟體

惡意軟體的形式很多,來源也很多。舉例來說,惡意廣告(Malvertising)就是出現在網頁上的廣告,點了就會下載惡意軟體。學生,特別是年紀較小的,可能會因為好奇點下去,讓學校的資料陷入風險。惡意軟體也可能來自第三方下載、電子郵件附件等等。 如果沒有完善的防護來阻擋惡意軟體或防止它執行,你的裝置就會面臨威脅。

釣魚/社交工程

根據 2025 年 CIS MS-ISAC K-12 網路資安報告,從 2023 年 7 月到 2024 年 12 月之間,大多數攻擊都以人為目標,比其他手法多出 45%。原因很簡單,因為這不需要太多技術能力。

釣魚和其他社交工程攻擊,都是透過「人」這個弱點來入侵系統。 不管是學生還是教職員,都可能成為攻擊對象,駭客會用各種方法來竊取資訊。像是寄給老師一封偽裝成校方管理員的電子郵件。或者是假的「重設密碼」連結,把學生引導到惡意網站。

阻斷服務攻擊

學校提供的不只是教育。還包括餐飲、課外活動,以及各種對學生的支援。而這些重要服務很多都依賴科技基礎設施。這意味著只要系統中斷,就可能造成嚴重混亂,讓學校迫切希望能恢復正常運作。

阻斷服務攻擊(DDoS)就是透過大量流量癱瘓網路基礎設施,讓這些服務無法運作。這種中斷不只危害學生資料安全,還可能影響學生的整體福祉。

勒索軟體

勒索軟體和阻斷服務攻擊一樣,會嚴重干擾學習。駭客會把系統鎖住,並挾持敏感資料要求贖金。但就算付了錢,也不能保證資料沒有外流。 2025 年第一季,全球教育領域的勒索軟體攻擊比前期暴增了 69%。後果可能包括資料外洩、學習時間流失、財務損失等等

社群媒體

社群媒體替駭客打開了一扇門。雖然很多平台努力過濾惡意人士,但總有漏網之魚。駭客甚至可能假冒使用者身邊的人來博取信任。而社群媒體上的資訊一旦流出,就很難控制,可能導致資料外洩。

內部威脅

正如前面提到的,多數近期攻擊都是以人為目標。有些資料外洩是因為內部使用者的疏忽或無心之失。但有時候,使用者也可能故意挑戰或破壞系統。例如,學生可能想解除裝置限制,於是把裝置整個清除。或者老師想要存取學生資料,但卻不是出於教育用途。即使學校出發點是為了使用者好,人性的複雜動機還是可能帶來傷害。

AI 相關威脅

AI 的應用很多,但駭客也會用它來做壞事。像是以生成式 AI 做出來的釣魚郵件,比以往都還要更逼真。或者 AI 模型本身出現問題,導致使用者隱私資料外洩。AI 還在發展階段,學校要控制起來更困難,也更難保證資料安全。

供應鏈風險

學校仰賴各種第三方軟體來處理不同需求。但這些供應商真的都安全嗎?答案是不一定。例如,某 學生資訊系統平台因為防護不足,結果讓多所學校發生資料外洩。所以,光是信任軟體供應商還不夠,學校還需要額外的防護措施。

預算和訓練不足

不同學校、不同學區的 IT 預算差異很大。這讓 IT 團隊必須在資源不足的情況下,硬撐著維持效率和生產力。雖然這不算是「攻擊」本身,但其實也是一種風險。如果 IT 團隊沒有管理裝置所需的工具,就很容易出現漏洞,而駭客一定會利用這些漏洞。

使用者訓練同樣很重要。有些學校的資安訓練政策不足,導致使用者對潛在風險一無所知。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,都需要符合年齡的網路安全訓練,這樣才能保護自己,也保護系統。

設定錯誤

不同學校 IT 團隊的人數和預算差異很大。有些學校的資安政策也不完整。這有時會導致錯誤的系統設定,例如:

  • 沒有導入 MDM(行動裝置管理)系統,因此無法停用未使用的服務或設定更安全的裝置設定。
  • 密碼、身份與存取等安全政策不足或缺失,導致無法自動強制合規或修正違規情況。
  • 過濾惡意內容或保護裝置的手段不足,讓學校缺少預防網路威脅的能力。

資安需要仰賴裝置管理和透明度 —— 畢竟,你看不到的東西就沒辦法保護。我們會在下一個章節繼續深入說明。

如何守護你的學校安全

資安很複雜——複雜到我們不可能在這篇文章中全部講完。但我們會挑出幾個關鍵工具,這些工具能大幅提升學校的資安防護力。

行動裝置管理

好的 MDM 是資安的基礎。少了它,就像在黑暗中摸索。MDM 可以做到:

  • 把使用者指派到裝置
  • 保持最新作業系統和應用程式版本
  • 建立裝置和已安裝軟體的清單
  • 設定必要的限制與安全政策,例如強制啟用密碼
  • 在裝置遺失或被偷時鎖定或清除資料

MDM 幫助你把裝置設定到符合資安標準。那如果裝置真的遭遇前面提到的威脅,該怎麼辦?除了資安軟體外,MDM 也能幫你處理和修復問題。

內容過濾

網路上的內容琳瑯滿目。但不是所有學生都能分辨什麼是安全的,什麼是惡意的。最好的做法,就是直接把「判斷」這件事交給系統。

內容篩選功能能封鎖可疑或有害的內容。學生點了釣魚連結?——封鎖。嘗試進入成人網站?——一樣封鎖。這不只是在保護學生本身,也是在守護他們的資料。

端點防護

沒有任何資安防護是萬無一失的。如果有攻擊突破防線,你需要能快速、可靠地偵測並回應。端點防護 軟體能透過偵測與阻擋威脅來保護你的裝置。這包含最新新的威脅(傳統簽章型防禦所偵測不到的)。這時就需要靠行為分析來辨識可疑行為。

把 MDM、內容過濾和端點防護結合起來,學校就能大幅降低前面十大威脅的風險。

想知道怎麼保護學校免於這些威脅嗎?

來看看 Jamf for K-12。